欢迎来到全国住房与建设事业发展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老家房子拆了宅基地就不是自己的

老家房子拆了宅基地就不是自己的,无论老家的房子是否被拆除,宅基地始终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宅基地是农村农民或个人作为住宅基地占用和使用村集体的所有土地。征管部门拆迁房屋的原因是要征收宅基地,所以房屋被拆迁后村民也会失去对宅基地的使用权。但在拆迁房子之前,用地单位会对村民进行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宅基地使用权的定义】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

更多内容 2024-03-04 1浏览

《土地管理法》规定村里征地不给货币补偿,而是给换成自留地,不合理!

村里征地不给货币补偿,而是给换成自留地是不合理的,对农村土地征收的,征收补偿款是归农村集体全体成员所有的,由集体村民决定征地补偿怎么分配。《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

更多内容 2024-02-01 1浏览

《土地管理法》教您解决农村宅基地协议纠纷对方不履行怎么办

协商不成的,当事人任何一方或双方可到当地乡(镇)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机关提出处理申请。申请处理时,应以书面形式写明:申请人、对方当事人的名称、地址;申请处理的事项、具体要求和理由,并附争议地块示意图;有关证据及其来源,证人的姓名、工作单位或地址。受理机关接到处理申请后,应在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决定受理的,应当在10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在接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30日内提交答...

更多内容 2024-01-31 1浏览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住房公积金是需偿的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对等缴存的长期住房储蓄。如果住房公积金不足以清偿当月借款的,是需要另外还款的。提取公积金还款的三种不同方式为:一次性还款法、停还若干月法、逐月还款法。提取公积金的流程如下:1、单位经办人到银行服务网点领购《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现金(转账)支票;2...

更多内容 2024-01-30 1浏览

《土地管理法》对农村土地流转青苗补偿标准有什么规定

青苗补偿费指的是国家征收土地时,农作物刚好成熟的阶段,国家应当给予土地承包者或者土地使用补偿。我国已经在法律的层面,将青苗补偿费明确规者所有。因此政府就有义务、有责任监督和保障将青发放到被征收人手中。我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征收或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并对被征地农民进行补偿。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的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大量被征用。而...

更多内容 2024-01-29 1浏览

《土地管理法》规定因读书户口迁出拆迁补偿都是一样的

这个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的,如果没有丧失农村企业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可以获得补偿,而且补偿也是一样的。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土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我国土地承包遵循的是基本原则是“承包方以户为单位(经营权掌握在某一具体农村家庭手中,而非某一成员),增人减...

更多内容 2024-01-26 1浏览

拆迁户必须知道的 《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被征收补偿款发放时间

关于土地被征收补偿款迟迟不发怎么办?1、征地补偿款迟迟不发可以提出行政诉讼请求国家建设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侵占、挪用征地补偿费用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可向当地政府投诉控告,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以维权,还有拿不到钱的征地基本上根本不合法。2、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收到土地补偿费后,应当按照规定召开村民会议,在所有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平均分配此款...

更多内容 2024-01-25 1浏览

《土地管理法》规定 以下情形可以申请农村宅基地

申请农村宅基地的情形:1、因为子女结婚或分户原因,需要新的宅基地的;2、外来人口落户,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3、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失去原有宅基地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九条: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第十一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

更多内容 2024-01-23 1浏览

《土地管理法》教您如何破解政府“以租代征”的圈套

以租代征是土地征收时的一种现象,是指以租赁土地为名,行使征收土地的事实。这种行为对农民权益的侵害是比较大的。农民遇到这种情形时,就要知道怎样维权,怎样破解政府“以租代征”的圈套?农村要破解政府“以租代征”的圈套,就需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要求政府公开土地使用的相关信息,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必要时最好委托律师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

更多内容 2024-01-22 1浏览

能依据《土地管理法》认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出租吗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条第3款的规定,农民集体土地中的农用地的用途为“直接用于农业生产”,与“非农业建设”的表述存在对立性,故将该法条中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这一概念理解为“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中的农用地”,...

更多内容 2024-01-19 1浏览

《土地管理法》告诉您征地遇上相关部门以租代征应该怎么做才能维护自身权益

征收农村土地想必大家都知道,需要办理相关的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但是这个办理征地手续的时间往往会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有的是一两年有的甚至比这更久。所以个别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建设项目,或是其他相关的征地拆迁项目,能为了早点实现最终的征收目的,便会以其他方式试图实际占用农民老百姓的土地。比如我们常见的就有以租代征。以租代征这种情况在征地拆迁中非常多,从字面意思来解理解就是,农民的土地被村委会以土地流转的方式...

更多内容 2024-01-18 1浏览

《土地管理法》规定:这些情况下农民朋友可以拒绝征收!

以往我们常说为了公共利益进行的土地征收,我们被征收人是不能拒绝,只能去争取合理的补偿。但是以下这几种情况的土地征收,被征收人可以拒绝:1、土地征收目的不是公共利益。《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所有征收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案情介绍:林先生承包了村里的12亩荒地,种植花木,承包期是10年。不久后,村委会通知林先生解除合同,村委会向林先生赔偿5000的损失,并收回土地。但是这时候林先生的花木生长旺盛,...

更多内容 2024-01-17 1浏览

《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在我国农村征地都是村委会说了不算!

“县官不如现管”,这是村里的老辈子们常说的一句俗语,也是农村老百姓们默认接受的一种生活规则。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事务,大家都习惯了直接把管理权和话语权交给村委会。于是征地拆迁时,很多农民朋友也当然地认为,怎么拆、怎么补等等,啥事都应该是村委会说了算;或者即使自己不同意村委会的意见,也没权利反对。实际上征地拆迁过程中的这四件事,还真的不是村委会说了就算。农民朋友们一定要小心,千万别因为不懂法律,把权...

更多内容 2024-01-16 1浏览

关于宅基地的最新政策!

根据 11 月 6 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范围及面积标准的通告》,该通告对四川农村宅基地的定义、范围和面积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的土地,包括住房、厨房、仓库、厕所等用地。根据《通告》,农村宅基地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已经建了房屋的土地;2.房屋已搬迁后遗留的土地;3.已经依法批准用于建房用的土地,如农民的住房、庭院、沼气池、禽兽舍、柴草堆放...

更多内容 2023-11-09 1浏览

宅基地确权现出“急转变”?一户多宅也可登记,你符合吗?

根据最新发布的文件,2023 年宅基地确权工作出现了“急转弯”,一户多宅的情况也可以进行登记确权并颁发证书。这一政策反转让许多农民感到惊喜,因为过去的一户多宅政策较为严格,很多农民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保障。如今,只要一户多宅符合合法权属、证件齐全等条件,都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登记和颁证。1、合法权属和证件完备。一户多宅必须满足合法权属和证件齐全的条件方可进行确权登记和颁证。只有在这些前提下,宅基地和...

更多内容 2023-11-03 1浏览

海南发布标准 规范海上环卫作业

  为助力海南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近日,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海南省海上环卫作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旨在规范与指导全省海上环卫作业,为全国建立海上环卫制度提供海南样本。  《标准》有8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作业等级、作业要求、安全环保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监督管理等,明确了海南省海上环卫作业具体范围。《标准》对海面保洁作业、滩涂垃圾清理、水生植物清除等各类型海上环卫作业的作业等级...

更多内容 2023-08-02 1浏览
政讯通·全国住房与建设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住房与建设舆情监测中心